袁闪闪  徐伟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医院建筑是我国建筑中的耗能大户,全国医院建筑总面积约为公共建筑总面积的1/6,但能耗占比却高达1/4。近5年来,我国医院建筑的水电暖气费支出每年上涨率超过10%。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功能的不断完善,患者和医生对就医环境和工作舒适度的需求不断提高,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医院建筑的能耗仍将持续上升。

我国医院建筑能耗超过了同等条件下的世界发达国家,而我国医院的舒适度水平则远低于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但是,美国医院建筑的能耗仅为我国的1.25倍,水耗只有我国的70%。

据估算,如果我国医院建筑舒适度达到美国的水平,加之我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5倍,则我国医院建筑总能耗将高达美国的10倍甚至更多。与德国相比,我国医院建筑的平均能耗约为德国的1.5倍,水耗约为德国的2倍。以水耗为例,德国患者几乎每天洗澡,但德国医院的水耗仍然仅为我国的一半左右。如果我国医院的水耗达到德国的水平,节约出来的水可供全国8亿城镇人口整整一周的生活用水。由此可见,我国医院建筑的节能工作刻不容缓。

绿色医院建筑是大势所趋

绿色医院建筑是未来医院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国际较为流行的绿色医院建筑评价体系是GGHC、LEED HC、BREEAM HC和Green Star HC,而我国的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53也已于2016年8月1日开始实施。

绿色医院建筑,是在医院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及保证医疗流程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患者和医护工作者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世界绿建委的调研报告显示,发展绿色医院建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患者康复,提升恢复速度15%,各项指标数据见图1。

据德国相关机构测算,通过开展绿色医院建设,德国医院电能和热能的节约潜力分别达到40%和32%左右。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开展了绿色医院建设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美国于2003年、英国于2008年、澳大利亚于2009年分别发布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德国和奥地利也完成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陆续开展了绿色医院建筑认证活动。我国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53的编制,并于2016年8月1日起实施。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开展《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制订工作。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由来自27家单位的36名编委历时两年编制完成,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包括4个医院领域协会、6所医疗设计院、3个地方卫计委、5家医院,还包括高校及研究机构5所、相关企业4家。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重点突出了医院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实现了安全与“四节一环保”的统一。《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评价对象以医院建筑为主,适当考虑了其他医疗建筑。考虑到医院量大面广的改造建筑,《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既适用于新建、扩建的医院建筑,也适用于改造的医院建筑。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共分10章,即: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空气质量、运行管理、创新。主要章节技术关键词见图2。

绿色医院建筑的评价可分为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设计阶段评价应在医院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阶段评价应在医院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与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基本一致,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各类指标的权重见表1。

绿色医院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绿色医院建筑均应满足《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三个等级的最低总得分应分别为50分、60分、80分。

重点技术问题

新建医院建设用地编制组统计了全国253家医院用地指标,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医院建筑床均用地面积、容积率分级量化指标,以优化我国医院建筑场地与土地合理利用。《标准》要求绿色医院建筑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在保证功能和环境要求的前提下节约土地。新建医院建筑合理建设用地的具体指标值见表2。

地下空间利用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措施之一。医院建筑地下空间除了可以建设停车场、设备机房,还可以建立连通通道,与周边公共交通体系(如地铁)连通,与院内其他建筑连通,这样能便捷地运输医疗用品。

急救车入口  严寒和寒冷地区医院建筑的急救部出入口,可以采取急救车入室设计或设置避风半开放门廊,这样可以减少寒冷季节或极端天气(如大风、暴雨或大雪天气等)对患者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并且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另外,急救车门廊处也可设置各种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以便在发生大型灾害床位不够时作为应急之用。

自然采光策略  医院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一方面有助于患者恢复,另一方面也有益于节能,但医院大厅特别是南方医院大厅应特别注意做好遮阳措施。对于既有医院建筑,可通过在采光玻顶处使用双层玻璃、更换新穹顶或加盖罩壳等方式改造大面积穹顶造成的室内过热和能耗过大现象,这样既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又能提高室内温度舒适度。

综合节能  医院建筑节能可从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能耗分区分项计量、降低输配系统能耗、采用高效设备、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多个方面展开,这方面国内外医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下面以一家2006年建造的德国美容医院为例进行说明。

德国海德堡艾提阿努姆美容医院建造于2006年,共有4间美容整容手术室,27间住院病房和33张病床,是一家五星级医院,由于在生态性、经济性、舒适性方面的出色表现,该院被德国多个组织和媒体誉为德国被动式医院。

该院的节能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墙、屋顶包括地下车库均良好保温;医院所有窗户采用充氩气三玻窗;全自动外遮阳设备,外墙四周装有感应器;地源热泵系统供暖供冷;末端采用地板辐射供冷供暖方式;所有空调设备配置热回收装置,回收率高达95%;中央空调采用喷雾蒸发制冷;楼宇中控室可实现对每个房间的控制;购买绿色电能(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等)。

该院经过良好的施工和运行优化,运行能耗远低于设计能耗。医院设计年耗电量为1.8GWh,而实际年耗电量仅1.2GWh。

医院化学品管理  医院建筑在运行中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除草剂、融雪剂、化学肥料等都会造成化学污染,影响周边环境。其中许多化学品还会对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影响,有可能给患者、员工、来访者以及周边社会带来健康危害,因此绿色医院建筑有责任对化学品进行严格的管理。

绿色医院建筑应有完备的化学品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包括保管制度、使用制度、泄露及扩散等事件的应急预案等。化学品存放地点恰当、设施完好、有防盗措施,按规定程序进行破损、废弃后的处置,采用具有合法证明文件的绿色替代产品。


实施应用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实施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联合举办医院节能管理培训会,专设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专题,将绿色医院建筑纳入了各省市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属(管)医院的推广宣传工作。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还得到了卫生领域行业协会的大力推广,每年组织召开与绿色医院相关的大型研讨会。在卫生计生领域产生示范效应和影响。通过《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引导和宣传作用,卫生服务领域已经意识到绿色对于提升卫生服务质量、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性,启动研究绿色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绿色医院建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是地方相关标准编制的重要参考,重庆市、江西省均已参考《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编制了《重庆市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DBJ50/T-231-2015和《江西省绿色医院评价标准》。

遗憾的是,由于绿色医院建筑评价需要建立专门的评审队伍和评审制度,目前第三方开展的认证项目还比较少。不少地方仍然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来开展医院建筑的评价。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据悉,有关部门正在起草相关指导意见,以引导和规范绿色医院建筑的评价。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规范绿色医院建筑评价的指导意见,并依据《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开展评价与标识认证,推动我国绿色医院建筑的健康发展。